你好,欢迎访问台山旅游资讯网!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台山旅游资讯 台山印像 民俗风情 查看内容

台山汶村庙会

2019-5-22 15:12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903| 评论: 0

放大 缩小
摘要:  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台山汶村庙会!  农历二月十六日开幕式(即公历3月13日,星期一)一连五天的活动。  百年传承,十年一会  人生有几多个十年,错过了就要再等十年了!!  汶村是台山市最大的村 ...
  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台山汶村庙会!
  农历二月十六日开幕式(即公历3月13日,星期一)一连五天的活动。
  百年传承,十年一会
  人生有几多个十年,错过了就要再等十年了!!

  汶村是台山市最大的村落之一,地处台山西南沿海,背山临海,面积7.5平方公里,在家人口8200多人,旅居海外10000多人。这届庙会活动汇集巡游、舞龙、舞狮、飘色、粤剧、灯展、八音班等许多文化活动项目,活动按惯例持续5天。


  大型巡游:万人空巷金龙降福

  汶村庙会开幕式精彩纷呈。在礼花轰鸣中,全新装饰的吉祥金龙被点睛,摇头摆尾从汶村镇中心作为主会场的三圣堂出发,开始持续半天的大巡游。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,各种民间文艺活动陆续上演,整个汶村进入“庙会”模式。据悉,该庙会因为历史底蕴深厚、民俗文化鲜明,目前已经入选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庙会举办之日,万人空巷街谈巷议,可见庙会在当地的分量。百姓传说:汶村庙会起源于当地人拜菩萨求平安的“做福”仪式,相传在明朝时,该村发生瘟疫,族人就将祖辈流传下来的“指天指地菩萨”抬出来,在村里巡游,以驱邪救灾。自从抬着三圣堂菩萨巡游之后,带来多年稳定,六畜兴旺。从此当地百姓更加信奉这祭祀仪式,定期举办,渐成风俗。在每年农历正月,村中长辈都要去三圣堂求签,确定巡游的具体日子。1787那年,汶村人商定,每年一小巡游,每10年一大巡游,至今已经是第21届。




  众多海外侨胞回家乡捧场

  台山是中国著名侨乡,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众多,台山籍的海外侨胞钟情家乡的庙会。庙会期间,汶村街头到处是海外华侨华人身影。他们不论走得多远,10年相约,风雨不改,千里迢迢飞回家乡赴会。

  万里回乡只为上香。据说,为了上香祈福,上一届庙会有位老华侨坐飞机从美国赶来,捐赠了6万元,在庙会上舞了一下龙头,就去给菩萨庄重上香,接着又赶回美国上班。

  想饮早茶一位难求。台山人有饮早茶的习惯,汶村在庙会期间,各大茶楼熙熙攘攘人山人海,天蒙蒙亮就迎来一波又一波乡亲。专程从加拿大回来的华叔告诉笔者,他早晨7点钟带着家人“霸头位”饮早茶,到茶楼才知早已满坐,还有很多人在等位。连跑几家茶楼,还是一位难求。华叔感叹:“下次可能五点起床才能有位饮茶。”  

  距离台山比较近的香港、澳门同胞,许多是全家出动,在汶村庙会开幕当天一大早赶到会场。他们兴奋地说:“庙会也是探亲访友的好时机。”可见10年一届的汶村庙会已成为沟通海内外、联系乡情的桥梁和纽带。

  民间艺术展演大舞台

  汶村庙会节目丰富。开幕式巡游,象征着菩萨显灵、润泽人间的吉祥金龙蜿蜒而来。村民们争相抚摸这条吉祥金龙的龙身、龙头,祈求阖家平安事事顺利沾上福气,成群的孩子则追逐着金龙,一边跟着金龙跑,一边争相把龙须、龙鳞拔出来,带回家做成“符”戴在身上,祈求平安。舞龙头的小伙子小陈告诉我们:“按以往的经验,巡游过后,吉祥金龙的鳞、须会被热情的观众拔个精光。”









  今年庙会,台山音乐成了表演的台柱。由台山飘色、台山八音班等组成的巡游队伍,巡游到每一条自然村。

  庙会举办期间,这个岭南古村落到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。大小巷子、地上树上、房屋牌坊、河渠池塘,或摆放大型花灯、或挂满彩灯。汶村三个标志性建筑,每晚都有粤剧上演。 

  从四面八方前来汶村参加庙会的还有一班“炮手”——摄影爱好者。他们长枪短炮、全副武装,奔跑于小镇的每一个活动场地,真实记录汶村庙会的点点滴滴。来自广州的摄影家苏子毅对笔者说:“10年一届的汶村庙会之所以吸引着珠三角众多摄影爱好者,主要是这个活动的历史底蕴深厚和纯朴传承。”

  台山被誉为广东音乐发祥地之一,其中台山广东音乐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台山浮石飘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台山民歌入选江门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一届庙会,把多种地方民间文艺和非遗项目一一招纳进来,让这些民间民俗文化项目一展风采,令观众大呼过瘾拍烂手掌。所以又有人说:汶村庙会是台山民间艺术的大舞台。








  溯源庙会神秘历史

  关于汶村庙会的最初起源和沿革,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。

  有人讲,汶村庙会起源于明代,大约有500年历史。有这样的说法:村内的三圣堂(三圣据称为释迦牟尼、榕树大圣和北帝),村人称其为“大庙”。据三圣堂碑文考证,汶村始祖陈恺于南宋乾道九年(1173年)在此定居,至今835年。汶村历史上经历过天灾人祸,波及民生。于是,村民为祈求神灵庇护,抬起庙中“三圣”神像在村中巡游,以驱邪纳福。后来觉得这样太过单调,便于明朝正德年间(1507年),加上象征吉祥的舞龙活动。开始只有一条龙,鉴于“始祖陈恺葬于双龙山”,又增加一条龙出游。随着人口增长,村内立了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闸门,从此每个闸门各出一条20米长的金龙,使“三圣”出巡更具气势。汶村舞龙,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。

  也有人说庙会起源于清朝,时间相距大约200年。传说如下:汶村人多财厚,于清朝嘉庆二十二年(丁丑年,1817年)起,为组织更大规模的庙会(做福)活动,规定:每年一小巡游,每十年(逢丁年)一大巡游。历史上有过三次没有如期举行大巡游。最近一次恢复举办,是1987(丁卯)年。当时,在政府和海内外乡亲的支持下,恢复庙会活动,对外则称为汶村文化艺术节,择日于春节期间举行。庙会时海内外乡亲云集,到处张灯结彩,举行村民书画作品展览,请来专业剧团一连数晚公演大戏,而最盛大的节目是文艺大巡游。巡游时,6枚地炮轰鸣为号,四个闸门四支队伍一齐出动,以七星旗、帅旗、罗伞、水晶牌、彩凤、花篮队为前导,后面各紧跟一条金龙、四台飘色、数头醒狮,“八音队”押后。邻近海宴镇西新村世交兄弟的舞龙队也来助阵,游遍村内的大街小巷和镇府所在地——鱼地圩,历时半天。 

  专家解密:庙会求神赐福远离劫难

  台山汶村人姓陈,源出珠玑,祖宗是广东南雄珠玑巷的南迁移民。根据地方史料记载,南宋时期,汶村陈姓祖先陈恺举家南迁,由南雄沙水村珠玑巷来此立村。从此,陈氏一族在汶村繁衍生息。陈氏兄弟相约“逢涌则止,近水而居”,便于以后相聚。为了纪念陈氏入粤始祖陈文和南雄沙水村之源,定村名为“汶村”。

  明末清初,汶村在广东沿海反清复明的斗争中独树一帜备受瞩目,首先是因为汶村当时经过几百年经营,已成为人口密集良田富庶交通便利的边陲小城。清顺治二年(1645年)至顺治四年(1647年),汶村举人陈王道在汶村修建了城墙、护城河、城门等,改名为“汶村城”,成为当时周围乡村商贸活动的主要聚集地。

  明末清初,汶村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乱与灭族大屠杀,与反清义士、恩平人王兴有密切关系。清光绪十九年的《新宁县志》记载:“王兴,少为农,短小精悍,智计过人,群呼为‘绣花针’;明亡,遂散家财,收纳亡命,以计恢复,四方归之。”明朝灭亡后,王兴竖起义旗,占据台山、阳江、阳春、新会一带,抵抗清军,屡败清军平南王尚可喜,被南唐王朱聿鐥封为左军大都督。据史料记载,1655年6月16日夜间,王兴部队攻克汶村城,将汶村城定为明朝南唐王朱聿鐥的首都,改名为“文安城”,在城内设南唐王行宫和将军府,以这里为根据地抗击清兵。 1660年春天,清军平南王尚可喜率领水陆10万兵力围攻“文安城”。那一年,汶村发生饥荒,“文安城”被困后,粮尽援绝,最终失守。朱聿鐥见大势已去,自缢而死。而王兴的妻妾16人也先后自缢而死,王兴最后也引火自焚,至死不降。

  上面这些抗清光荣史是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,在汶村陈姓家谱、族谱中记载的,却是另一种记述:多称王兴为“贼寇”。原来,当年王兴攻打汶村时,曾遭到举人陈王道组织的村民抵抗,双方对峙了较长一段时间。1655年6月16日夜间,王兴部队乘村民守城困倦,攻陷汶村。次日,一名叫赵陆的谋臣对王兴献计:“将军你欲取汶村为老营,务须要把陈姓尽诛。”王兴接受了这个恶毒意见,贴出告示,假意劝导逃出的汶村人:如果逃亡在外的汶村陈姓男丁肯回来生产,则保证家人团聚,安居乐业;如有附近族姓包藏隐匿汶村陈姓者一概杀无赦。当时有不少人返回汶村,但仍有百多人冒险逃离到附近的村落避难。

  1655年6月21日,王兴派100多人搜至黄寨坑,挨家逐户找出汶村人押回去。第二天将抓获的汶村男丁,尽押至莲冲口仑斩头。行刑之处血流成河,土地被鲜血染红。后人把此地称为“红地”。汶村人将农历六月二十二称为“斩头忌”。直到今天,问及当地人对王兴的看法时,汶村父老乡亲异口同声说:“王兴反清复明的民族气节值得尊敬,但他听信谗言残暴杀害无辜村民,应受到谴责。”

  历史上那些不听王兴召唤,躲藏外地的少数汶村陈姓男丁,在南明政权覆灭、王兴自焚之后,重回汶村生活。经过数百年的休养生息,家族才慢慢恢复,再次枝繁叶茂、人丁兴旺。所以又有人说:汶村庙会与明末清初的这段惨痛经历有关,汶村村民为求神赐福,远离战乱和劫难,便开始了拜祭菩萨做福求平安的民俗活动。

  古城和庙会:古村落历史的见证和缩影

  走笔至此,我还告诉你一个秘密,如果你来到汶村参加庙会,除了可以看庙会这个保留了样式完整、规模庞大的原生态文化盛会之外,你还可以趁机走一走当年威震一方的岭南古村落——汶村古城。

  汶村又称汶村古城,现有村民约8000多人,辖西康、南薰、北东、北西、东上、东下、花厅、上坑、沙坦、文华里、太平11条自然村。全村7.5平方公里,呈长方形。村设四门,称“东阳”、“西康”、“南薰”、“北拱”。这四个城门的建筑物是新修的,但这四个城门的名字在明末清初已经记载于《新宁县志》,距今400多年历史。    

  汶村古城又被称为“迷宫城”。当你从南薰门走进汶村,仿佛走进了一个迷宫。内部巷道纵横交错、窄小连绵。房屋在这“羊肠小道”两旁似乎显得密集、拥挤。当地百姓说,曲折的小巷原来是当地村民沿着地形“有意而为之”,用来防备入侵和防盗的。古代汶村由于是台山的交通要道、重要的商贸之地,因此,经常被盗贼侵犯,打家劫舍时有发生。村民为了有利于防守,就将小巷设计为曲径,既能使盗贼产生迷惑之感,也能在双方冲突时方便村民隐身。

  我们信步汶村古城,欣赏汶村古城的村道设计与防盗措施,再想到汶村庙会祈求上天保佑永离战乱,消除灾劫,永享太平,由此得出一个结论:汶村古城和汶村庙会都是汶村人祖辈心血的结晶,也是汶村人建村700多年艰苦开拓、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生动写照。

  汶村庙会和汶村古城,都是反映汶村700多年历史的侨乡民俗文化瑰宝,值得人们细细品味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下一篇:水步牛肉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