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你好,欢迎访问台山旅游资讯网!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台山旅游资讯 台山印像 民俗风情 查看内容

水步牛肉节

2019-5-22 16:29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511| 评论: 0

放大 缩小
摘要:每年重阳节,台山人都会迎来一个热闹的传统节日——水步牛肉节。台山市水步镇山口墟,历史上就有重阳节吃牛肉的民俗活动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水步镇一个传统的节日,就是水步镇重阳牛肉节,而山口圩就是牛肉节的主会 ...
        每年重阳节,台山人都会迎来一个热闹的传统节日——水步牛肉节。台山市水步镇山口墟,历史上就有重阳节吃牛肉的民俗活动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水步镇一个传统的节日,就是水步镇重阳牛肉节,而山口圩就是牛肉节的主会场,越接近重阳节这里就越热闹:圩道两旁搭起了临时的买卖、煮食摊位,有卖牛肉的、吃牛肉的,卖小吃的,还有卖风车风筝等重阳应节品的,一路走过,很有节日的气氛。自从2008年水步镇政府正式举办第一届大规模的牛肉节以来,这一传承了100多年的民间传统开始逐步走上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道路。


        节日起源

        水步镇山口墟牛肉节由来已久。相传清光绪乙末年,水步横水族人在西头坊村侧兴建北帝庙,重阳节这天在山口墟宰了一头牛为工匠加菜,剩下的牛肉则由众人自由购买。有一大江镇沙浦人蔡氏买了二三斤牛肉回家,其母适患重病,危在旦夕,吃了几块牛肉后病症减轻,不久就好了,此奇事远近相传。从此之后,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赶山口墟、吃山口墟牛肉祛病除痛,祈求吉祥便成了当地的民俗。
        当地的村民刘振堤告诉了记者一个更加遥远的故事。他的家族刘氏,曾在光绪年间出了一个举人,名为刘荣恩。此人,正是刘振堤的祖父。他说:“爷爷在考试前,在村里的北帝庙求了一支签。爷爷中举衣锦还乡,为了酬谢神恩,就把北帝庙扩建重修。后来也就有了,蔡氏买牛肉,其母病愈的故事了。”相传清光绪乙末年(1895年),水步横水族人在此西边兴建北帝庙


        山口圩盛况

        所谓的山口圩,就只是几个村子之间的一块较大的空地,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稻田。基础建设也相当简单,仅仅在地面铺设水泥,也没有岗宁圩、梅家大院那样富丽堂皇的店面,乡道两旁用竹子搭上了一个个临时销售档口。小小的山口圩,有约100个牛肉档口,销售着刚刚从附近屠宰场当场宰杀的新鲜牛肉。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类牛肉小吃、牛肉大排档,当然也少不了本地土特产、水果、玩具、工艺品等各种商品。
        在从水步中学通向山口墟的小道上,来往人流络绎不绝,人声鼎沸,熙熙攘攘。来此的游人、食客除了台山本地人外,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开平、新会、恩平和江门市区,远的还有来自中山、佛山、广州等地。在山口墟集市上,已临时搭建了数十个专吃牛肉的大排档和卖牛肉的档口。那些大排档,档档座无虚席。档口上也随处可见讨价还价的购买牛肉者。在大排档周围,还有100多个应节而设的卖风车、玩具、水果、杂货等小摊档,五光十色。
        据了解,牛肉节期间的集市分为早午晚三市,但重点在晚上,通宵开市,平均每天游人达2万人次,而最旺的当属重阳节。




        传统牛肉节--特色美食

        1.手打牛肉丸
        肉质细嫩,弹牙,咬一口肉汁充满了嘴巴,鲜香无比,“够弹、够劲、够香”,这就是逛牛市中必吃的牛肉丸!

        2.牛杂
        牛肚、大肠、牛肺等,再配上水灵的萝卜放在一个大锅里焖烂,焖的时间越长越有味道,牛杂中夹杂着萝卜的清香,清香中又渗透着牛杂的荤味。配着开胃的辣椒酱,热辣辣的牛杂入口即化,让人的胃熨贴得舒舒服服,酥酥的口感伴着扑鼻的香气,让人回味无穷。


        3.牛骨莲藕汤
        莲藕红枣煲牛骨汤气味香浓甘润,具有健脾补虚、强筋健骨的功效。莲藕性味甘温,作用是旺血生肌、健脾开胃。牛骨含大量钙质和骨胶原,广东民间认为饮牛骨汤能使人强壮有力。必吃指数五颗星哦!


        4.干/湿炒牛河
        炒牛河是广东最有特色的菜肴之一,深受广大吃货的欢迎,这是荤素天衣无缝的配搭。一碟上乘的牛河必须锅气够,油色靓,粉不散,牛肉嫩,青菜爽,味道香。干炒的基础上再加上芡汁的就是湿炒牛河。


        5.子姜炒牛肉
        嫩子姜炒鲜牛肉,味道互相融合,色香味浓,牛肉散发着淡淡的姜味,鲜姜沾染了浓浓的牛肉味,两者配搭相得益彰,令人食指大动。


        6.爆炒牛百叶、色香味俱全的牛腩萝卜、水煮牛肉



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上一篇:台山汶村庙会
返回顶部